新闻资讯
要闻动态
date:2019.04.16
本期话题:
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对【食管癌】抗癌机制
导读员:王宁 硕士研究生 肿瘤放疗科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研究背景
二甲双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大量证据表明二甲双胍也具有抗癌特性。
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的抗癌作用是基于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自噬和衰老。
本研究主要围绕二甲双胍是如何通过调节MIRNA和PELP1的表达而发挥抗癌作用,
从而证实二甲双胍对食管上皮鳞状细胞癌(ESCC)的抑制作用。
[小知识:MIRNA与PELP1]
MIRNA是一类核苷酸,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
PELP1是一种转录共调节因子它通常直接参与组蛋白的修饰,为癌细胞提供独特的生长和生存优势。
比如在乳房癌症,PELP1不仅是致癌的,而且还涉及他莫昔芬抗性和化疗抗性,
因此PELP1已被定性为致癌基因激素反应性癌症中的共激活因子。
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09年至2017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09个人
原发性食管上皮鳞状细胞癌(ESCC)的肿瘤样本及其配对正常标本。
他们在手术之前没有接受过辅助化疗或放射治疗。
研究结论:
1、本实验的体外和体内研究结果证明二甲双胍能够诱导ESCC细胞凋亡。
因此二甲双胍可以抑制食管上皮鳞状细胞癌(ESCC)的生长和进展
2、在机制上,二甲双胍通过上调miR-497而下调PELP1并最终诱导细胞死亡。
因此二甲双胍和任何其他诱导细胞凋亡的试剂可作为化疗和放射治疗难治性ESCC的替代疗法。
具体如下:
PELP1在ESCC进展和患者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二甲双胍通过下调PELP1抑制ESCC细胞增殖
二甲双胍通过下调PELP1诱导细胞凋亡
二甲双胍通过上调miR-497下调PELP1
图1:二甲双胍对PELP1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