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要闻动态
date:2019.02.28
这是什么?
这可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这是医院办公室最近收到的特殊“新年礼物”——一封很特别的感谢信。
原来,这封信是一位74岁的病人家属王阿姨所写。王阿姨的老伴从2017年9月底开始,在该院住了一年多。
她将期间帮助过他们的医护人员的名字,以及发生的一些难忘的医疗故事都串在了一起,作成了5首诗。
字里行间,可见其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浓浓的感谢和情意。前几天,记者找到了王阿姨,听她讲诉了这封感谢信背后藏着的一个个暖心故事。
“老伴上个月走了。”悲伤之余,令王阿姨觉得欣慰的是,老伴走得很安详也很有尊严。
而这最让她感谢的,就是一年多来陪伴和照顾着老伴的浙北明州医院的医护人员。
所以,在料理完老伴的后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写到了凌晨一两点钟。过去一年多的点点滴滴,一直印刻在我的心上,让我们老俩口倍感温暖和感激。
”王阿姨告诉记者,老伴当时因为摔了一跤,造成“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右肱骨颈骨折”而入的院。
因为之前身体一直不太好,伴有败血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感染性休克、颅内小中风等多种疾病,曾在骨科、ICU、
康复科、疼痛科等都接受了治疗,几乎把该院所有科室都住了一遍。
邵冲是该院一位年轻的骨科医生。王阿姨老伴住院时第一次动的骨科手术,就是由院长王丹负责,
他从旁协助。“他对病人很关心,也很爱钻研,总是能站在患者角度多方思考。”
王阿姨说,有段时间,老伴走路不稳,邵冲分析了他的身体状况,觉得挂盐水太多反而起副作用,
因此建议给他“减负”,采用保守治疗策略。后来,通过规律的针灸治疗、康复训练等,
老伴逐渐能在搀扶下慢慢走动了,王阿姨连连夸赞称:“邵冲博学有妙招”。
ICU主任刘云龙,也常被王阿姨挂在嘴边。“当时在ICU病情危险,连续发高烧,
刘主任在用药和保护措施方面非常细致和认真,而且经常双休日和节假日也赶过来看他。
即使后来转到其他科室,也会时常过来。”王阿姨说,感觉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更让她觉得神奇的是,
由于老伴血管老化,全身上下经常找不到挂盐水的地方,为此很是头疼。后来,刘主任就想出了颈部穿刺法,
而且一次成功。所以,“云龙金睛穿刺妙”这句由此得来。
记者看到,这封感谢信以5首诗为引,写了满满6页。“太多的感动,感觉写也写不完。
”王阿姨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把医院当成了另一个家,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心。
而和信一起送上的,还有王阿姨精心准备的一个个小“福包”,里面装上了糖果、红枣、金桔等。
“不值什么钱,就是一份心意。”她说,一是表示感谢,另外也是新年临近,她也想为这里的“家人”们送上一份新年祝福。